指标生成香饽饽?名校许诺提高班型是什么鬼
2025-04-01 07:12:50
高原圣地:扎什伦布寺
历史上,西藏可以分为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地区和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如果说八廓街的千年转经路所环绕的大昭寺是圣城拉萨的灵魂,那么位于后藏第一大城市日喀则市中心的扎什伦布寺就应该算是后藏地区的心脏了。
扎什伦布寺,始建于1447年,是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之地。历经500多年,这座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的神话天堂早已成为了所有藏传佛教信众心中的圣地,并作为后藏地区的唯一代表,位列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之一。
与几乎所有的藏地寺庙一样,扎什伦布寺的一天也是从早上的诵经与拜佛开始的。这是我2014年7月走进日喀则,瞻仰慕名已久的扎什伦布寺。
清晨的扎什伦布寺静谧安详,大门前的广场上没有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只有一个个虔诚朝圣的身影。一次次虔诚的跪拜、一次次真诚的叩首,他们的身影比那尼色日山下得雄伟寺庙更为令人动容。
进入寺院,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片空阔的广场。也许是因为时间尚早的缘故,广场上除了晨起拜佛的朝圣者,就只有这几位脚步匆匆的僧人了。远处的山坡上是一排排依山而建的寺庙和僧舍,宏大的气势让每一位来此参观的游人都会有一种心胸豁然开朗之感。
汉传佛教的寺庙喜欢建在高山之巅,峨眉山、九华山都是如此;而藏传佛教的寺院大多选择了依山而建,从山脚到山腰,随着山势坡度的起伏,寺庙内的建筑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无论你是否喜欢,那红白相间的院落间金黄色的金顶总会让你感到炫目。而山坡之上满眼的经幡写满了信徒们对于扎什伦布寺的崇敬。
寺院依山而筑,占地面积达十五万平米,层层叠叠的寺舍经殿,深邃曲折的巷道,可以让人走到腿软。寺院依山而筑,占地面积达十五万平米,层层叠叠的寺舍经殿,深邃曲折的巷道,可以让人走到腿软。
强巴佛殿,殿里就供着世界最大的强巴铜佛像,佛像高26.2米,肩宽11.5米,脚板长4.2米,手长3.2米,中指周长1.2米,耳长2.8米。
大殿门口地面镶嵌着佛教的万字行符号,用的是绿松石和各种宝石,经年累月,磨的光亮。
措钦大殿,是扎寺的主殿也是最大的建筑,位于寺院的中间位置。回廊式的经堂包围着中间的小广场,这是寺院节庆和佛事活动的中心,也是喇嘛们辩经的地方。这是傍晚时分,僧人们在进行辨经。
大殿底层大经堂中主供释迦牟尼镀金佛像,高3米,是由四世班禅为其师喜饶僧格而建。据说像体内有释迦牟尼的舍利,还有根敦珠巴的经师西绕森格的头盖骨以及宗咯巴的头发。
十一世班禅、自然活佛、再加上恰札、罗青、丁杰、必隆、热珠等不同等级的活佛数十人,扎什伦布寺也就成为了全藏活佛最多的寺庙。
主供佛像两侧为佛祖八大佛像。底层左侧是1461年由阿里古格王出资修建的强巴佛殿,强巴佛高11米,两侧为四世班禅亲手塑制的观音和文殊像。
随着一声号角的吹响,僧人们一天的晚课开始了。能够扎什伦布寺内听上一堂僧人们的早晚课,觉得是一件三生有幸的事情。
五百年来,扎什伦布寺能逐渐发展成为一座佛教圣地,除了它是班禅大师的驻锡之所外,还与它完备的学经制度和良好的学经氛围有关。
昏暗的殿宇将僧人们的身影笼罩,而明亮的烛火却照亮了一张张虔诚而专注的面庞。在高大而华贵的佛像下,在永不熄灭的酥油灯前,这群年轻僧人们都在梦想着成为那无所不知的大格西,都梦想着成为万人敬仰的自然活佛。
在藏地,大格西是佛教中的最高学位;而自然活佛更是除了班禅以外,全藏威望地位最高的活佛。与转世活佛不同,自然活佛完全是依靠自身修行而成,学识异常渊博。
扎什伦布寺,是西藏日喀则最大的寺庙。寺庙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格鲁派的“四大寺”。这四大寺又与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寺院依山而筑,占地面积达十五万平米,层层叠叠的寺舍经殿,深邃曲折的巷道,可以让人走到腿软。
高大的白塔下,闪耀的转经筒前,红白两色的院墙间,朝圣的人群络绎不绝,虔诚的身影随处可见。
2025-04-01 07:12:50
2025-04-01 07:10:34
2025-04-01 07:08:18
2025-04-01 07:06:02
2025-04-01 07:03:47
2025-03-31 06:13:27
2025-03-31 06:11:11
2025-03-31 06:08:56
2025-03-31 06:06:40
2025-03-31 06:04:24
2025-03-31 06:02:09
2025-03-31 05:59:53
2025-03-31 05:57:37
2025-03-31 05:55:22
2025-03-31 05:53:06
2025-03-29 19:45:10
2025-03-29 19:42:55
2025-03-29 19:40:39
2025-03-29 19:38:23
2025-03-29 19: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