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沉默的底气
2024-03-31 09:11:06
纸钱禁令争议再起,专家:移风易俗不应“一刀切”
清明将近,不少人已筹备起祭扫事宜,而 " 冥币纸钱是不是封建迷信用品 " 近日引发网络热议。今日," 广州地铁清明假期可带少量香纸进站 " 又引发网友讨论。
3 月 26 日,江苏南通发布《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要求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南通市民政局后来回应称,当地是从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角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推进这个事情,禁止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制造、销售并非禁止老百姓在清明时节使用这些物品慎终追远。
公众和专家如何看待这一举措?倡导殡葬新风尚还可以有哪些举措?记者近日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市民和民俗专家。
市民:" 一刀切 " 政策不可取
" 我觉得纸钱、冥币是民俗用品,也是生者对逝者情感寄托的载体,毕竟我们能做的也不多了。""95 后 " 刘女士来自珠三角,每年清明都会和家人回到乡下祭扫。她的父亲曾说,烧纸一定程度上是希望能看到那一缕青烟,仿佛与逝者接通了沟通的 " 信号 "。
在刘女士看来,民俗用品没必要花大力气去禁止,浪费人力物力。" 如果一下子没了这些东西,是不是还得疏导这种缺失和茫然?" 她认为,倡导绿色文明殡葬新风需要时间。她举例,过去,回乡祭扫的人们大多在先祖的坟墓前烧纸钱、冥币;如今,随着政府的倡导以及人们的防火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大家都会在公墓的固定场所烧纸钱、冥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或许能够接受祭扫的新风尚,政府可以多加引导,但不应该 " 一刀切 "。
来自江苏的周女士认为,祭扫和封建迷信不是一回事,传统民俗和绿色殡葬之间并没有矛盾,政策推行应当考虑周全。在她看来,冥币纸钱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人们有需求。家庭祭扫的规模并不大,每家使用的纸钱也不多,如果 " 一刀切 " 地禁止制造、销售冥币纸钱,也会影响相关产业链工作者的生计。
"95 后 " 苏女士是一名 " 北漂 ",虽然不是每年清明都能返回家乡祭扫,但她仍然记得幼年时看着家中长辈筹备祭品时的庄重。她表示,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通过各种形式的祭扫活动哀思亲祖、慎终追远,一蹴而就地阻止祭扫活动,就像是用堵的方式治水,容易激起对立心态,并不能真正实现移风易俗,绿色祭扫当从提倡 " 人走火灭 "" 踏青遥寄 " 起循序渐进。
民俗专家:民俗中承载着公众情感
在传统观念中,逝者也需要使用 " 货币 ",即 " 冥币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表示流传几千年的传统不应该被定义为封建迷信。为逝者焚烧纸 " 冥币 " 这一行为有着怎样的历史源流?
有研究指出,在上古的祭祀仪式中,曾先后用玉帛和实际流通的货币作为祭奠之物。在青海、辽宁的原始社会末期墓葬中,曾出土了海贝、蚌贝。此后,随着实物货币的变革,冥币中出现了铜钱、金钱、银钱等。在唐、宋、元、明时期的墓葬中曾出土了纸钱。
祭祀使用的 " 货币 " 为何从真实的货币转向了 " 冥币 "?有研究认为,此举既能够降低经济成本,也不会引发贪财者的盗墓念头,同时也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迁——人们意识到,阴阳有别,人间之物未必能在阴间通行。
在民俗学家曾应枫看来,使用冥币纸钱来悼念先人的传统由来已久,代代相传,这些实物里寄托着生者的思念。冥币纸钱中没有危害他人的因素、没有造成恶劣影响,因此不应该被视作封建迷信用品。
曾应枫留意到,在清明祭扫烧香时,市民们在用火时都会尽可能控制在小范围内,并尽快处理好。她认为,如果考虑到消防安全,可以在墓园划定出指定区域供民众用火,用更人性化的方式加强监管。在推进绿色殡葬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公众的需求,让公众对先辈的情感有寄托之处,不能 " 一刀切 " 地管理祭祀行为。
在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看来,祭祀先人这一行为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情感。在祭扫时烧纸钱是一种民俗文化,不是迷信,其中饱含着对先人的敬畏、尊崇与怀念。民俗能流传至今,其中一定承载着公众的情感,清明祭扫发展至今,正是体现了公众对祖先、对生命、对历史的尊重。
广东:用 " 纸钱兑换鲜花 " 等举措倡祭扫新风
除了反对 " 一刀切 " 政策的声音,还有网民表示,能够理解政策背后想要推行绿色殡葬的初衷。近年来,在全国多地,供奉鲜花、水果等绿色低碳的祭扫方式已蔚然成风。
以广东为例,近年来,在深圳、珠海、佛山等地,部分殡葬服务机构设置了 " 纸钱兑换鲜花 " 服务点,免费为愿意放弃纸钱香烛祭扫的市民替换鲜花,引导市民群众接受 " 无烟祭扫 "。有市民表示,鲜花同样能够寄托哀思,且更环保,不污染环境。今年,广州铭恩园、新塘(中华)公墓将继续开放鲜花自动售卖区,并将试行无烟拜祭区免收拜祭服务费的措施。
近日,广东省民政厅、省林业局联合召开 2024 年全省清明节祭扫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提出,要坚持移风易俗,广泛宣传引导,组织开展骨灰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大力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集体共祭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要积极推广网络祭扫、远程告别等在线服务项目。
记者了解到,3 月 20 日至 22 日,深圳举办了第 49 次海葬活动,逝者亲属们用一花一信一丝带祈福亲人、寄哀思。今年清明期间,广州将继续提供非现场祭扫服务,公众可通过 " 信邮哀思 " 活动在线上将对亲人的思念写成信件、制作成明信片,全市经营性公墓和重点祭扫场所将举办集体祭扫活动,代替不能到现场祭扫的群众表达缅怀思念之情。
针对仍习惯传统祭扫方式的公众,为便于公众出行,广州地铁在 3 月 28 日提醒,用于拜祭的香纸烛宝可少量包装好后携带进站。
文 | 记者 高焓
2024-03-31 09:11:06
2024-03-31 09:08:50
2024-03-31 09:06:34
2024-03-29 22:14:53
2024-03-29 22:12:37
2024-03-29 22:10:21
2024-03-29 22:08:05
2024-03-29 22:05:49
2024-03-29 22:03:33
2024-03-29 22:01:17
2024-03-29 21:59:01
2024-03-29 21:56:45
2024-03-29 21:54:29
2024-03-26 03:07:00
2024-03-26 03:04:44
2024-03-26 03:02:28
2024-03-26 03:00:13
2024-03-26 02:57:56
2024-03-26 02:55:40
2024-03-26 02: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