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必须要知道的几个小知识
2025-03-28 14:48:22
纪录片《角逐超高空》:这部纪录片比大片还精彩
因为纪录片《撼天记》认识了这部纪录片《角逐超高空》。前者讲述的是世界主要国家的航天史,讲的很详细,但是拍摄得不够激情,所以还没看完。后者讲述的是我国一支代号为“543”的神秘部队与外国高科技侦察机多年来的角逐史,不得不说这部纪录片拍的很成功,给我有种比看大片还要精彩的感觉。作为我国的纪录片站在了相对中性的角度去评价历史,至少很少出现我军敌军这样站位很强的术语。虽然历史已成过往,但是现在观看这部纪录片依然眼界大开。
建国初期,中国与苏联关系如同兄弟,苏联经常在各方面给中国提供援助,比如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苏联当时军工十分发达,美国担心苏联会威胁到自己的国际利益,于是频繁派遣高空侦察机监视苏联,可是派过去的侦察机被苏联的地空导弹击落下来并活捉了飞行员,于是苏联对飞行员进行公开审判,逼得美国不得不承诺永远不能在苏联上空进行侦查。
豆瓣评分很高,但是评分人数很少
美国不敢进入苏联上空,加上在朝鲜战场美国频频受挫,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于是借住台湾为跳板频繁在大陆上空飞行,企图从高空监视中国的发展。国家为了国家领空以及大陆的安全,秘密组建了神秘的地空导弹部队。美国和大陆的高空对垒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了,而后越发激烈。
在十周年国庆期间,这支部队密切注视着超高空是否会有侦察机的出没,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一直等到十月七日,RB-57D终于出现在了大陆上空,隐藏很久的猫利用三声巨响终于逮住了这只巨鼠。因为飞行员的降落伞被导弹碎片击中,其下场十分悲惨。
由于高空侦察机在中国上空被击落,于是美国研制了新的高空侦察机,并秘密培训了一批台湾飞行员。于是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和美国的侦察机又开始了一轮新的较量。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将在中国的技术支持全部撤离,留给中国的只有五十几发导弹。但是中国的国土面积十分巨大,光靠这五十几发导弹怎么守得了大陆这辽阔的天空,毕竟U2侦察机可以飞行很远,而且很高,普通方式能够达到的最高高度离他还有还几公里(居然还真有人把竹竿捅飞机当成真事,所以像手撕水牛这样雷人的事情在电视剧中出现也不显得奇怪了),而且在高空飞行不像在地面可以提前设置关卡。为了给U2造成重创,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化身地质勘探队分析U2的飞行规律,到处游走,与U2打游击。经过精心观察和提前设伏,居然真的用游击战术成功打下了在大陆上空有恃无恐的U2侦察机。
导弹击中侦察机
然而,就在大家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U2侦察机居然能够在导弹瞄准他的时候进行闪躲了。本来狙击手就是在暗处给敌人致命一击的,结果每次对其进行瞄准的时候,他都能成功规避,不给你扣下扳机的机会,这对于导弹这种武器来说无疑是致命的问题。543部队经过多次测验发现,原来当导弹的引导雷达对准U2的时候,侦察机就能够收到响应,而别的雷达却不会。于是543部队研究出一种将引导时间缩短到极致的打法“近快战法”,就是用普通雷达对其进行瞄准,然后在导弹发射之后才开启制导雷达引导导弹,这样就压缩了U2侦察机的反应时间,也放松了飞行员的警惕。这一招真的管用,不仅将侦察机打了下来,还收获了飞行员和一个秘密的新设备“12系统”。原来就是这个小玩意让飞行员每次都能从狙击枪的瞄准镜中及时躲开。至此,已经开启电子战的时代了。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越发担心中国会对美国的国际利益造成影响,于是装备了新的“13系统”的U2光临了大陆上空,这个系统能够给543部队制造一个幻影分身,瞄的越准打得越偏。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543部队终于发现了“13系统”的弱点。针对于此,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雷达。随着最后一次战败,美国的侦察机就没有再出现在中国大陆的上空。谁也不知道为何他们不来,或许是因为中国已经能够自己制造导弹和引导技术,而且中国已经具备了能与世界抗衡的尖端武器,所以已经失去了监视的必要。
“角逐超高空”海报
多年之后,台湾黑猫中队飞行员与543部队成员见面时,大家已都是满头白发,昔日的对手见面没有了以前的剑拔弩张,剩下的便是英雄的惺惺相惜。很多当时参战的人(现已成老人)还在寻找当前部队驻扎的地方,战斗过的痕迹。黑猫中队的成员拄着拐杖看着博物馆里面由碎片拼接的U2机身,已经有了别样的感慨。最让他不能释怀的是,他作为军人替美国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大陆上空收集情报,但是最后却被美国否认。这里有种如同《生死狙击》一般,被人利用和出卖的感觉。
不得不说,一个国家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变得强大。虽然中国与苏联之前关系很铁,苏联也给中国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但是那句话永远都是对的,没有永恒的情谊,只有永远的利益。苏联帮助中国那也不是心地善良,都是有所企图的,在利益谈不拢的时候,说散就散,说撤就撤。如果中国不是因为有自己的地空导弹部队,那么什么两弹一星都不可能顺利的制造出来。拥有原子弹的中国和没有原子弹的中国,站在国际的舞台上他就是两个不同的中国。就好比你有百亿资产的时候,你可以向别人说钱对于我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你只有一百块的时候,没人会听你说话。
英雄惺惺相惜
这是一部相当喜欢的国产纪录片,你会发现这部纪录片特别有意思。里面有着各种战术,还有双方的心理博弈。不得不说美国虽然给大陆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但是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好东西。对手虽然让你受伤,但是也让你有了很多成长。我们虽然不喜欢有太多对手,但是我们也不能惧怕对手,也不能害怕对手的出现。这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相当高,9.5分,但是只有396人评价,可见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其实是相当少的。正因为评价的人少,所以这个评分没有太高的参考价值,但是在我个人看来,这部纪录片是可以给这个分数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部纪录片。
上期给大家留了一个小互动,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其中蹊跷。
图片截取于B站
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
问题出在由(a+b)(a-b)=b(a-b)推到a+b=b这一步有问题。因为由(a+b)(a-b)=b(a-b)推到a+b=b的前提条件是a-b≠0,也就是a≠b,因为0不能作为除数,这与假设a=b相矛盾,所以实际上由(a+b)(a-b)=b(a-b)得不到a+b=b,所以后面的证明过程压根不用看了。这就印证了那句经典的话,如果前面走错了一步,就算后面步步都是对的也没有意义。的确如此,如果发现我们在前面就已经出现了错误,一定要及时纠正错误,不能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走到黑。
今天继续给大家留一个题:
一间屋里有足够多张桌子,有很多个人。 如果3个人一桌,多2个人; 如果5个人一桌,多4个人; 如果7个人一桌,多6个人; 如果9个人一桌,多8个人。 如果11个人一桌,正好。 请问这一间屋里一共有多少个人?
解题思路下次和大家分享。
2025-03-28 14:48:22
2025-03-28 14:46:06
2025-03-28 14:43:50
2025-03-28 14:41:34
2025-03-28 14:39:18
2025-03-27 22:41:59
2025-03-27 22:39:43
2025-03-27 22:37:27
2025-03-27 22:35:12
2025-03-27 22:32:56
2025-03-27 22:30:40
2025-03-27 22:28:24
2025-03-27 22:26:09
2025-03-27 22:23:53
2025-03-27 22:21:37
2025-01-18 16:53:59
2025-01-18 16:51:44
2025-01-18 16:49:28
2025-01-18 16:47:11
2025-01-18 16: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