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二本大学就是弱智?高考落榜学渣被侮辱,怒而自建一所大学
2023-12-07 04:31:33
范红卫,从普通大学生到中国女首富,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2022年9月,《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公布,中国新一代女首富易主,范红卫以1041亿人民币身价荣登榜首,位列全球富豪榜第118位。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轰动。
今年55岁的范红卫,在没有任何背景,白手起家的情况下,是如何用27年的时间,一步步打造商业帝国,攥紧财富密码的呢?
冰心有诗云: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而路遥则对人生同样有感悟: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
那范红卫的成功,又经历了怎样的泪泉与血雨?她又抓住了紧要的哪个几步?她的成功,又可否复制?
笔者将为广大读者逐一解密梳理!
一、向往挑战,是范红卫成功的性格特质
范红卫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一个普通家庭。1984年,她考上大专,成为当时令人羡慕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当时很红火的纺织厂工作,当上了会计。
会计工作,可是大多数女性向往的工作,又稳定又体面。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是天之娇子。那时候的大学毕业生,大都会进入体制内工作,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那时候把这些单位叫铁饭碗,把这些人叫吃国家粮的人,那可是光耀门楣,让人羡慕的!那时候下海,可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也常常得不到父母亲和其它家庭成员的理解与支持。
范红卫在纺织厂工作几年后,却对会计这份一成不变的工作感到了厌倦,她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向往更广阔的人生。因此,她毅然决定下海,迈出了创业人生第一步。
MBA教程、企业管理专家、各层次培训师、讲师等,对成功企业家做过各种研究,著作论述汗牛充栋!
范红卫下海时,肯定没想太多是否成为企业家,也肯定沒懂太多这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她只是骨子里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工作,喜欢挑战!因此才毅然决然砸了铁饭碗,投身于创业的海洋!
这是时也?运也?还是命也?
还是那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范红卫向往挑战的性格,决定了她成为富豪的可能性!
二、敢于冒险,性格再一次决定命运
范红卫下海后,她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购一家镇办纺织厂。
可收购这家纺织厂,需400万现金。
九十年代的四百万,是个什么摡念?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印象不深。但笔者可以举几个事实说明:
1、那时候的万元户,是要上报纸,受到广泛宣传与关注的。
2、笔者1990年参加工作,月薪170元。认真工作了七年,且第五年就已是科级干部,到笔者1997年底从单位停薪留职,除去开支等,帐户上的存款总数为3750元。
按笔者七年存4000元计,400万元,要7000年时间,才能存够这笔钱。
这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这对于当时的范红卫,同样如此!
大部分的人,99.99%的人,肯定就会止步于止!
可范红卫认准的事,却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做成。
她硬是通过东拼西凑、银行货款、亲友拆借,冒着巨大风险,凑到了这400万元。她的第一支创业部队,“吴江化纤织造厂”,正式成立!
她的事业,也由此扬帆起航!
三、创业艰难百战多,万事开头难,打好第一仗
陈毅元帅在“梅岭三章”里有诗云: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固然是讲一个党,一个国家建党建国之艰难,讲红军长征后,留守江南的共产党人创业之艰难。
老百姓创业之难,诚不能与此相比,很少需断头、去泉台!
然企业创业,同样艰难困苦,尤其是创业起步阶段。创业之艰辛,唯亲历者知晓。
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缺人才、缺产品、缺市场……
什么都缺。
开头那几个月,范红卫吃住都在工厂,硬是通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一一解决遇到的问题,硬是把所有的这些缺,全整成了不缺。
第二年,工厂就赢利了一千多万元,拿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拿到了大多数人通过拿工资,一辈子也拿不到的财富!
四、不满足于现状,不甘于平庸,一步步抓住机会,雏鹰展翅,鹏程万里。
敢于挑战,敢于冒险,让范红卫赢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很多人,常常会止步于此。小富即安,知足常乐。90年代千万资产,范红卫完全可以做起了她的富婆,买豪车,建别墅,过起了她的小康生活。
但范红卫不是如此。
细数范红卫善于抓住机会,一步一个台阶高飞,以下就是她的几个关键紧要之处:
1、1997年亚州金融危机,很多纺织厂破产倒闭。范红卫果断抄底,收购了几家即将破产的工厂和许多机器设备。就这样,吴江化纤纺织厂仅用几年时间,完成了别人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规模积累。
同时,范红卫善于抓住机会,大力争取政府支持。
纺织业是苏州的主要产业,面对金融风暴对纺织业的冲击,政府也大力扶持纺织业的发展。范红卫夫妇的吴江化纤纺织厂,获得了许多政策扶持,一跃成为苏州纺织业的代表。
2、超前意识,永立潮头。
1997年亚州金融风暴,让范红卫收获颇丰,但她并未得意,而是居安思危,总结经验,反思教训。
范红卫意识到,单一的产业抗风险能力弱,极容易被经济危机冲击,只有随时关注行业新动态,提前布局,未雨绸缪,才能在商海中站稳脚跟,永立潮头。
经过反复调研,范红卫了解到化纤新材料已开始进入市场,预感到纺织业的发展接近了瓶颈,于是将下一步的目标放在新型化纤材料上。2002年,夫妻俩积累了较雄厚的资金,投资两亿元创办了一个化纤厂。
有了第一家化纤厂,积累了经验后,继而,夫妻俩又收购了数家大大小小的化纤厂,扩大了生产规模。随后,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恒力集团,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3、建立统一布局的工业园。幸运,再次光临。
2007年,江苏政府实施产业变革,给予企业优惠政策。范红卫夫妇抓住机会,申请在苏北宿迁建立恒力宿迁工业园,很快获得批准。当时地价便宜,这个优惠政策为恒力发展节省了一大笔资金。
工业园建成后,恒力集团的经营种类更加丰富,从纺织、化纤扩展到石油、化工、酒店、房地产、新材料,逐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恒力集团不断发展和壮大,逐步成长成为江苏民营龙头企业。
2020年,恒力集团的营业额达6953亿元,范红卫夫妇位列胡润富豪排行榜第91位。2022年,恒力集团的年营收入达到1135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约7891亿),超过了华为。
五、选对了郎君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嫁错郎君之女性,很少能成就伟业,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现象!
曾有记者问范红卫:“你是如何创造财富传奇的?”范红卫曾回答说:“这得益于我的婚姻。”
范红卫把婚姻归在她成功的第一位,固然有她感恩丈夫、功成勿居、谦虚内敛、夫妇情深多方因素,笔者也不同意,婚姻是她成功的第一因素。
然嫁老公的眼光,确对一个女人的一生,影响极大。
古人有俗言,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者选田庄!
范红卫,选的就是好儿郎!
范红卫有着姣好容貌、稳定职业,成为众人追求的对象。
那个年代,象她这样的姑娘,大都是盯着刚分到单位的大学生、青年才俊、国家干部、军人警察。
事实上,也确有许多熟人要给她介绍这方面的男朋友,而她却一一拒绝了。
范红卫相中的是一个比自己小四岁、没有正式工作、只有小学文化的个体户陈建华。
详述范红卫的婚姻对她的事业的支持,是三天也讲不完了。
然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齐心协力,举案齐眉;互爱互助、互敬互帮……等等
这些描绘成功夫妇幸福婚姻的词语,在范红卫夫妇中得到生动体现与诠释!
那些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同吃不同床、同床不同心;夫养小情人,妻宠小白脸;今日争利益、明日争股份的夫妇俩,是绝不可能打造出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的!
2021年,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范红卫谈到关于公司的发展时,她曾微笑着说:“我们用了27年时间,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
六、成功后范红卫夫妇带领恒力集团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各类捐款累计超10亿元。恒力集团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汶川大地震捐款、捐助建立希望小学、扶助弱势群体、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公益活动。
用心发展企业,用爱回报社会。范红卫用实际行动实践恒力之志,展现了一个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铮铮风骨。
读者朋友们,从范红卫的成功,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她的成功,可以复制吗?建议大家思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声明:本文相关图片及资讯来自网络,若涉侵权,请通知删除。
2023-12-07 04:31:33
2023-12-07 04:29:18
2023-12-07 04:27:02
2023-12-07 04:24:46
2023-12-07 04:22:30
2023-12-07 04:20:14
2023-12-07 04:17:59
2023-12-07 04:15:43
2023-12-07 04:13:27
2023-12-06 03:33:46
2023-12-06 03:31:30
2023-12-06 03:29:15
2023-12-06 03:26:59
2023-12-06 03:24:43
2023-12-06 03:22:27
2023-12-06 03:20:11
2023-12-06 03:17:54
2023-12-06 03:15:38
2023-12-06 03:13:22
2023-12-04 14:48:27